《体育师友》杂志创刊于1978年,是由广州体育学院主管、主办的体育学术期刊,是国内同类期刊中创刊最早的期刊之一,面向国内公开发行。
  杂志注重实践性,贴近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实际,致力于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一个发表教学成果、交流教学心得、探讨课改方向的平台。
  主要栏目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康复、教师论坛、体育人文、校园足球等。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  下载排行  |  引用排行

2024年, 4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12-28
  
  • 全选
    |
    体育教学
  • 体育教学
    叶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的教学质量,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等方法,探索强化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的教学优化策略,对学生身体素质、动作技术和学习兴趣的影响。实践表明:在身体素质方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素质,对柔韧素质提升影响不大;在动作技术水平方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姿态、音乐节奏和动作质量;在学习兴趣方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对自我的认可,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 体育教学
    徐良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小学足球课堂“学、练、赛”教学模式的内涵、应用价值、实施困境、优化策略。研究认为:小学足球课堂采用“学、练、赛”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参与有积极作用。实施“学、练、赛”教学模式面临场地设施与资源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校园足球文化的薄弱以及赛事活动的匮乏等挑战。建议:加强设施与资源建设,拓宽资源渠道;构建全面评价体系,促进个性化发展;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丰富赛事活动的建设。
  • 体育教学
    董奇斌, 邓宏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推广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雄市县域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课堂模式、体育课堂特点深入研究与分析。研究认为: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推行要依托结构化大单元教学,加强建设与完善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堂练习、体育课堂比赛及其整体化构建;整体化建构高质量体育课堂要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及教师的教学理念、惯用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全方位融入学、练、赛。实践证明,南雄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推行“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是促进学校体育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行之有效的举措。
  • 体育教学
    蔡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旨在探索情境教学法在提升高中生篮球投篮命中率上的应用效果。采用实验法,选取东莞市虎门中学高二年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组设立实验班(采用情境教学法)与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情境教学策略包括固定情境至战术情境的递进式模拟,增强技术实用性与心理适应力。实验前,两组学生在体能素质与投篮命中率上无显著差异;实验周期为一学期,期间严格控制教学条件与训练强度,确保实验效度。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投篮命中率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揭示情境教学法在篮球投篮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分析发现,情境教学不仅精进了学生的技术动作,还在心理调适、篮球智慧、个性化技能与团队协作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学生能在多变战术环境中灵活运用投篮技术,心理韧性得到加强,篮球理解深度与实战应用能力显著提升。研究证明,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高中生篮球投篮命中率,促进其多维度能力的发展。研究结果为篮球教学方法的革新提供了实证基础,强调了情境模拟在提升体育技能教学实效性中的作用。
  • 运动训练
  • 运动训练
    石多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基于某市2013-2023年中考体育耐久跑项目数据,分析了耐久跑标准变化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标准较低的情况下男、女生成绩皆呈现出波动提升现象;随着标准的逐步提高男女生平均速度呈现出明显分化,男生平均速度迅速随标准提高而提升,女生对标准的提高反应较男生迟缓;冠状病毒隔离及感染对学生速度耐力素质影响巨大,男女生耐久跑平均速度倒退八年以上。表明一是较低的中考体育标准,也能有效促进学生相关运动能力的提升;二是体育标准适度提高能更快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但要平衡好男女生的满分率及难度系数,达到均衡有效促进;三是在冠状病毒隔离期及感染后的恢复期,降低心肺机能相关项目的标准并将其转至选考项目是非常必要的决定。
  • 运动训练
    易俊鹏, 袁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视频解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分析。研究认为:在跳发技术上,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采取的两种入水方式是摆臂式入水与新型跨步式入水;战术运用上,“争权夺标”战术与“争道”战术是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战术,运动员接力决赛主要采取“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两种行之有效的典型战术。
  • 运动训练
    刘志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GTG训练法进行了8周教学实践,以男生引体向上、两头起、立定跳远;女生平行梯攀移、仰卧起坐、立定跳远为检验指标,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访谈法,综合评估该训练法在初一学生群体中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1.常规训练手段对男生引体向上、两头起、立定跳远训练效果显著(P<001),对女生平行梯攀移、仰卧起坐训练效果显著(P<001),但对立定跳远训练效果不显著(P>0.05);2.GTG训练法对学生各项力量素质的提高均显著差异;3.组间对比,GTG训练法在引体向上、两头起(P<0.05),女生平行梯攀移、女生立定跳远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训练手段(P<0.01),男生立定跳远、女生仰卧起坐训练效果差异不明显;4.调查发现,有更多的学生更愿意加入GTG训练。研究认为:GTG训练法较传统训练手段更受学生欢迎,对提高学生力量素质具有明显的效果。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时间训练,提升学生力量水平是一个较好的措施。
  • 体育人文
  • 体育人文
    王楠, 何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数字技术与体育教学改革融合的背景下,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现阶段师生的需求,智慧化体育教学应运而生。以传统体育教学为切入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智慧体育教学的概念与内在机制进行总结,探析智慧体育教学的内涵与价值。研究认为:智慧体育教学的内涵在体育项目中,教师以智慧为手段给予学习者智慧的教学;“智慧体育教学”的价值体现在:互动身份的重构,深化教学改革;学习环境的重塑,提高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转变,优化科学评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科学评估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体育行为发生的空间,延长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时间,实现体育教学真正的课内与课外一体化,线上与线下一体化,学习与反馈一体化,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 体育人文
    谌俊斐, 胡颖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突出了其地域性与文化性特色,并强调其在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增强文化自信中的作用。大湾区作为经济文化高地,其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文化瑰宝,还承载了开放包容和务实精神。本研究提出通过现代传播手段、民间组织和传承人培养等方式,促进传统体育的创新与传承。同时,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地位,共同推动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 体育人文
    张凯, 余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合常州市钟楼区初中学校的实际条件和教学实际情况,分析开展极限飞盘运动课程的可行性,为飞盘运动和其他新兴体育类运动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提供参考样本。主要结论:常州市钟楼区初中在政策、校领导、学生与家长、学校资源和社区资源等方面与天宁区并无明显差异,同样具备开展极限飞盘运动课程的条件。在体育教师的极限飞盘运动专项教学能力和学生对于该运动的认知和参与度上,钟楼区与天宁区相比还略显不足,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弥补该方面的欠缺,推动极限飞盘运动课程在常州市钟楼区的开展。
  • 体育人文
    吴建逊, 王全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近几年来广东省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成绩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1)2020-2022年三年大学生《标准》抽测成绩不理想,与省教育厅未规定相关要求有较大关系;(2)2023年大学生抽测成绩有较大幅度提升,主要是教育厅有相关严格的机制规定要求,各学校较重视;(3)在《标准》抽测基础上,广东省教育厅举行了首届大学生《标准》测试赛,参赛成绩较好,获奖人数达五成,达到预期效果。广东省高校应以学生《标准》抽测为契机,积极加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 体育人文
    魏瑶, 李迎, 姚佳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青少年体育学习自主性动机和行为促进路径,研究采用TARGET模式干预实验,营造青少年自主支持体育学习气氛,验证该模式对青少年体育自主性学习动机与行为的促进效果。实验随机抽取某高一年级两个自然班为被试,进行16周自然干预实验,其中,实验组采用TAEGET模式教学,对照组被试采用常规模式教学,两组其他教学条件都相同,重复测量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统计结果显示:被试自主感(F(1, 103)=5.15,p<0.05)、能力感(F(1, 103)=5.06,p<0.05)和归属感(F(1, 103)=4.45,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体育学习自主性动机(F(1, 103)=10.81,p<0.01)和自主参与行为(F(1, 103)=6.09,P<0.01)的组间差异也具有高度显著性。实验结果证实,TARGET模式能营造自主支持型体育学习气氛,较好地满足青少年自主、能力和归属感需要,激发青少年体育自主性学习动机与行为。
  • 体育健康
  • 体育健康
    蒋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了高职院校新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体质测试整体成绩为69.97±9.32;心理健康评分为130.80±40.00。(2)男生体质健康总评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有显著相关;女生抑郁和焦虑有显著相关,具体为r=-0.055*、-0.060*。(3)体质测试良好组除躯体化因子的阳性比例略高于体质测试不良组,其他因子的阳性比例均低于另一组。(4)体质良好组男生的心理测试各因子和总分低于比体质不良组,女生除强迫症状和敌对因子高于体质不良组,其他都低于另一组。结论(1)高职院校新生的体质与心理健康都有较大的提升与改善空间。(2)男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呈显著性;而女生在抑郁和焦虑两个因子具有显著性相关。(3)体质健康较好的高职院校新生,其心理测试阳性症状所占比例越低。(4)男女体质良好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体质不良组学生。
  • 体育健康
    廖中富, 卜国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有着深刻影响。高中生是抑郁症多发群体,面临着学业、升学、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抑郁症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越来越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传统的抑郁症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大类,但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副作用较大,病人的依从性较差。近年来,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因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易于接受等特点,逐渐成为抑郁症治疗的新趋势。研究主要针对有氧运动对高中生轻中度抑郁症疗效进行观察,旨在为高中生轻中度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念和途径。
  • 教师论坛
  • 教师论坛
    张长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理论构建体质健康干预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体质测试反馈系统、运动干预处方系统、在线专家咨询系统、健康知识及学习系统、家长参与干预系统五大模块,并设置移动终端APP下载。中小学生通过“数字化”体质健康干预系统可实时获取体质测试结果综合反馈,学生对自身体质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结合专家咨询,由运动处方干预系统数据库综合评定后制定运动处方,学生在运动处方干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身体锻炼,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 教师论坛
    江先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家庭体育作业不仅是增加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抓手,更是学校体育教学“勤练”的强化措施。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对初中体能类家庭体育作业进行整体设计与实施,归纳总结初中体能提升作业设计遵循的原则;立足校情、学情,设计亲子/友伴型作业,竞赛型、趣味型作业,个性发展型作业等体能作业;优化提升初中体能作业的实施路径:搭建微信作业平台、构建体能资源库、落实“四练四评四反馈”;践行多元评价机制:(1)关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2)推进“双线”融合评价。(3)重视增值性评价。丰富的体能作业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作业参与的兴趣,增强身体素质。教师应着力提升专业素养,结合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家校共育,积极推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发展。
  • 教师论坛
    易伍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校体育骨干领导力的培养有弱化的趋势,新时代赋予学校体育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骨干领导力的培养,使其成为体育教师的好帮手,成为同学的小老师。体育骨干选材的基本标准是运动能力和奉献精神,从新生入校时的国防教育、体育课堂常规、队列队形练习、广播体操学练、专门的选拔活动等活动中及早发掘体育骨干,通过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赛事、体育社团、体育作业等途径对体育骨干进行领导力的培养,从责任心、专业能力、组织能力方面对体育骨干进行评价,培养学生领导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教师论坛
    黄伟周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系统性梳理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2014—2024年1812篇期刊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等维度分析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研究现状,并从主题演进、前沿热点、未来趋势等3方面探究高中体育教学研究概况。结果表明:①从2014年—2024年,我国高中体育教学领域的文献发表量经历了从平缓-上升-顶峰-下降的过程。第一阶段为平缓期(2014-2017年)、第二阶段为增长期(2018-2020年)、第三阶段为下降期(2021-2024年),其波动受国家政策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国务院发文教改文件等影响。②研究主题主要围绕着“高中体育”“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新课改”展开。③研究热点集中在体育教育与学生发展、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体育特长生培养与竞技体育发展三大方面。④未来研究将围绕“课程改革”“体育核心素养”“课程思政”展开,关注学生发展的科学化、多元化、主体化。
  • 教师论坛
    蒲毕文, 林伟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农村老年体育发展的价值、困境,并提出发展路径。价值:促进体质健康,享受晚年生活;丰富文娱生活,提高幸福水平;增强代际交流,提升社区凝聚;促进体育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困境:体育锻炼参与不足,体质健康不强;社会组织网络单薄,场地设施欠缺;体育锻炼认知偏差,健身消费短缺;政策法规体系不全,执行效率不高。路径: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加强支持保障;完善基层组织建设,丰富赛事活动;加快场地设施建设,满足多元需求;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良好氛围。